小孩放中間老公擺旁邊敲鑼打鼓之甜蜜時光

最近文章

文章分類

10月 19, 2009

斷嘴鳥‧broken beaks



這是一本畫面灰灰的、故事內容也灰灰的繪本。故事說一隻麻雀因故斷了嘴喙後,失去求生存的能力,也失去朋友。不過,小麻雀遇到了流浪漢,同時在他身上找到雷同的氣質--無家可歸、沒有人愛、被社會遺棄的無奈、也許還帶著一點哀戚。一人一鳥也因為惺惺相惜,成了彼此的慰藉,為彼此心靈添了溫暖。Robert R. Ingpen用素描寫實的畫法,把人與鳥的戚涼、群眾的漠然表露無遺。

雖然它不像一般歡樂至上的繪本,以鮮艷飽和的色調畫作,也沒有讓人看了捧腹大笑的開心結局,故事倒滿能扣住巧比媽,一頁一頁往下看去。就巧比媽從前養鳥的經驗,看過雀鳥靈活地使用嘴喙剝開穀粒麩殼,大約就能猜到斷嘴鳥是很難活命的。巧比媽便帶著忐忑的心情一頁頁講下去。我好奇作者最後想說的故事是麼,又擔心主角最後下場寫得太白,得想法子跟小小巧比解釋「死亡」是怎麼一回事。

當故事走到流浪漢用手托著小麻雀,給了小麻雀自己,而小麻雀還是停在他手上,流浪漢似瘋子般地對著小鳥呢喃細語,小麻雀也對著流浪漢吱啁回應--他們二個是「一國的」的那種心靈契合,給了鳥兒和老漢溫暖和歸屬感。麻雀也有家人、流浪漢也有家人,只是他們的家人都因為某些原因無法給予麻雀和老漢同等的支持。那些原因,也許代表作者對自己的反省,或是個人對社會不滿的宣告,也可能隱含著是對未來社會的期許。其實看《斷嘴鳥》就像在路上看到拾荒老人時的心情很像,心頭好像被插上一刀,可又好像使不上什麼勁,然後一整天怪怪的,好像有著什麼會在心底孕釀發酵著.....

「看這種書有什麼好?只會整天不快樂!」,可能有人會這麼說。巧比媽是這麼想的啦~這是社會很真實的一面。就像人有老、有醜、有殘、有疾。如果說用繪本可以給孩子認識這個世界,這麼真實的書,為什麼不應該也讓孩子接觸呢?

說完巧比媽讀《斷嘴鳥》的心情,回頭看看巧比。3歲未滿的孩子皮得像牛一樣,這樣一本畫面灰灰的、故事又悲情又沉重的,即使是巧比自己選來要我說給他聽的,他可以把故事聽完嗎?事實上,他聽完了,也是一臉愁悵的樣子。老實說我不太確定他是悲小麻雀的苦,或是不解老漢的處境。不過,那有什麼關係呢?看書本來就沒有一定要得到什麼。消磨時間也是一種收獲;得到一堆待解問號也是一種啟發。我故事說完,輕輕闔上書時,巧比問我,

「小麻雀的斷嘴到哪裡去了?」
「嗯?不知道耶!有天早上起來,他的嘴就斷了。可能掉到樹下了。」
「.....」,巧比想著什麼,沒有回話。
「你想幫小麻雀的斷嘴接回去嗎?」,我低了頭問他。
「嗯....」,巧比用力點著頭。

啊~老漢心中那個無人知道的斷嘴,也可以接回去,就再好不過了。
最後,我寧願相信,第二天早上,小麻雀和老漢都在溫暖晨光中醒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來到「my kid's 一眠大一寸」!
來留言給我們鼓勵,一起分享彼此的甜蜜時光!

在「my kid's 一眠大一寸」裡搜尋